在距離浙江省嘉興市高鐵站12公里的嘉興市南湖鳳橋鎮永紅村,坐落著一個美麗的花園農場,可以說這里是集鮮花種植、花藝教學、植物科普、果蔬采摘、農耕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現代化農耕體驗園區,浙江省農廣校嘉興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設在其中。
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自2018年11月正式成為浙江省農民田間學校以來,一直以農耕文化為核心作為教學理念,以“修習品德,完善人格,以花入道,傳播文明”為宗旨。在硬件設施上,農民田間學校建有單次能容納200人以上團隊的農民培訓場地,全季候10余畝生態花卉、植物觀光教學區,500畝室外大田的花木種植教學體驗基地以及常見花卉植物科普欄。在教學內容上,結合當地耕種實踐,設計以花卉種植、養護、經營、管理、網絡銷售等為主題的教學內容,開發與此相應的一系列課程體系以適應不同學習人群的需求。農民田間學校掛牌成立三年來,成立了課程編委會并組建起了一批能講課、懂種植的師資團隊。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心中“沒有圍墻的學?!?。
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即使是在冬季,放眼望去也都是青蔥翠綠,清潔的園區環境也讓人耳目一新。這可是個有故事的地方。這要從故事的主人公——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的校長石勝榮說起。
與花卉結緣 深耕農學經典
石勝榮面色黑紅,卻清瘦有型,一雙充滿笑意的眼睛滿是寬厚與深澈,他是土生土長的嘉興人。從部隊退伍回來之后,石勝榮開立了天香花苑品牌鮮花店,學習插花藝術拿過大獎,學習企業管理,開創神潤齋園藝公司,學習傳統文化,開辦農耕文化體驗綜合園,如今他創辦起農民田間學校。干一樣成一樣,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說起創辦農民田間學校的原因,石勝榮介紹道:“這塊土地養育了我。大家彼此都認識,可以說是鄉里鄉親。很多生命中本色的品質,比如勤勞、善良、寬厚都是這個環境賦予我的。這些品質在我人生的歷程中至關重要。因此我對這里的土地和人都有著很深的感情?!?/font>
從事花卉行業二十多年來,石勝榮多次參加農業行業協會組織的各種花卉種植培訓,并與農業職業院校合作,把技術應用于實踐?!皩τ诜N植,我可不是一個門外漢”,石勝榮自豪地說。
傳統文化的學習也為石勝榮的工作增色不少。十年前,他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當時讀了很多國學經典,比如《大學》《中庸》《道德經》等。但是他卻更喜歡像《齊民要術》《天工開物》等和農耕相關的經典。說到這些農學經典,石勝榮情不自禁地說道:“祖先的智慧讓我明白了人和自然的關系,可持續發展的農耕生產應該是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的。土地有承載、生養的德相,所以灑下種子才能長出更多的果實養育人類。人類需要善待土地,這種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才能永續。傳統文化和農科技術的學習,使我感到我有責任把科學、正確的農耕知識與文化盡可能地分享給我的親朋好友,并傳播給未來的新農人?!闭沁@樣一份情懷,為石勝榮與農民教育培訓的結緣埋下了伏筆。
與教育結緣 創辦田間學校
一個人,當他心中總是想著社會的時候,機會總會不期而至。2018年,原農業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做好2018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通知》。石勝榮當時心里特別感動:“農廣校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終于有機會創辦學校了!”
但是,要辦一所農民田間學校并不容易。面對場地、師資以及課程開發等一系列問題,石勝榮帶領他的團隊付出了很多。
“農民田間學校要想辦得好,一定要了解政府鼓勵我們辦學的精神。我們農民田間學校一定要以農廣校的辦學要求為核心來開展辦學工作,辦學的資源投入都要圍繞著這個核心展開?!鄙駶欭S農民田間學校就是在這樣的宗旨下開啟了成長之路。石勝榮通過場地、師資和課程三大模塊展開農民田間學校的工作。
首先,神潤齋所處的基地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從當初的鮮切花生產基地逐步成長為一個農耕種植和文化的綜合體驗園區,這為神潤齋提供了豐富的場地資源。根據教學需要,神潤齋開立了每次能容納200人以上的綜合教室,全季候10余畝生態花卉、植物觀光教學區,500畝室外大田的花木種植教學體驗基地,還有近百余種常見花卉植物的科普介紹欄。
無論是教學場地還是教學內容,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都始終堅持以農民為中心,結合農耕教學的特殊性,以田間為課堂,通過啟發和參與相結合的方式,在農作物整個生長季節進行農耕培訓活動。教師把技術培訓與技術推廣、課堂學習與農事活動、生產問題與專題研究、專家與農民有機結合,來幫助農民掌握技術和鼓勵農民相互傳授技術,實現農業技術放大并傳承的作用。
在教學內容上,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創建了以花卉種植、養護、經營、管理、網絡銷售等為主題的教學內容。同時為了不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神潤齋還開設了跟農耕生活息息相關的茶道、花藝、泥塑、節氣生活、石頭畫等多門藝術類課程。通過精心設計,課程體系更加豐富有趣,在傳播農業技術的同時提升了農民學員的綜合素養。
實用豐富的課程離不開好老師的傳授,教師團隊的組建至關重要。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的主要教師都參加過系統的傳統文化學習。而石校長每次外出培訓回來后都會把相應的學習內容在學校內部進行交流,讓教師們的技術不斷更新。
與學員結緣 共筑幸福生活
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自開辦以來,得到了浙江省農廣校的大力指導。學校的課程設置、師資隊伍建設越來越專業。同時,學校還常年聘請專家授課,提升課程的專業度。
學校的場地、課程和師資隊伍建設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培訓效果也愈發顯著。學員們學科技、用科技,提升了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增強了自我管理、團結協作的意識,鄉里的關系也和諧了很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學員們增收致富的能力明顯提高。通過互動式零距離培訓,農戶明確了行業發展方向、更新了種植觀念,提高了農耕的管理技能,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石勝榮每每談起自己在政府支持下創辦農民田間學校,總是眉飛色舞:“農民田間學校是農業農村部提倡、農廣校發起的,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普及鄉村農科教育、提高農民素質的教育推廣活動。這其中的好處真的是說不盡。我個人也是一邊實踐一邊不斷體會它的優勢。這和我開花店、做生意可不一樣,能夠明顯感到自己是在為社會、為鄉村作貢獻?!笔瘎贅s的話簡簡單單,但總能從中體會出平實語言背后的拳拳之心。
石勝榮接受過二十年系統的種植技術學習,再加上他又是本地人,周邊的鄉里鄉親對他十分信任。他說:“我教給村民的都是我實踐過的方法。他們用得好,用得靈,自然對我更加信任,學的方法回去就用、見效快?!?/font>
由于村民們受教育程度不同,再加上很多人聽不懂普通話,老師們就在教學中使用方言,大大提高了學員的接受度。學員都是附近的村民,彼此都認識,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有問題都能及時反饋。
此外,學校的很多文化課程,例如節氣生活,還起到了移風易俗、拉近鄰里關系的作用?!按蠹覍W同樣的東西,等于建立了標準,價值觀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統一,整個村里的風氣和諧了很多?!笔瘎贅s說。在開辦農民田間學校之后,石勝榮跟周邊的鄉親關系更近了,鄉親們也經常上門來請教問題。
與未來結緣 展望美好明天
石勝榮認為,農民田間學校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部分。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是鄉村的全面振興,也是農民的全面振興。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今后的辦學重點是在農廣校的指導下,就地培養出更多生產能力強、經營模式優、管理水平高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為農業發展提供更精準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學校還很年輕,還有不少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以后我們也打算在三個方面下大功夫?!笔瘎贅s說,“一是針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將加強組織部署,成立學校領導組織,設立辦公室,全面負責農民田間學校的組織協調、教學督促檢查和實踐調研、總結等各項工作。二是充實師資隊伍,計劃跟農職院校的教師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滿足學員不斷增長的學習需求。三是完善學員回訪制度,在每期課程進行的關鍵階段,農技指導員負責走訪農戶,了解農戶所需要的農耕技術,同時開展座談,分享學習實用經驗?!?/font>
針對學員,學校將不僅傳授技術,更將幫其引進植物新品種,全方位惠及每個學員。2021年,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計劃引進竹子品種30余種、多肉品種百余種、中草藥及可食用花卉植物30余種。對引進植物進行展架式種植方式展示,突出珍貴品種,把新品種的植物特性及種植方法傳授給學員,幫助學員在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神潤齋農民田間學校就是這樣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這詩篇講述的是農民教育培訓的故事,這畫卷描繪的是鄉村振興的壯美。在這里,農民學員看到希望,是勤勞致富的希望,是美好生活的希望,更是“我驕傲,我是一個高素質農民”的希望。